Chainlink 几天前推出了跨链互操作性协议,希望让区块链之间的汇款变得更加容易。
但 Chainlink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的野心远比简单地将公共区块链连接在一起更广阔。谢尔盖·纳扎罗夫预计,银行和金融机构将推出自己的区块链——可能以某种方式受到控制或许可——并且在某个时候,监管环境将允许它们连接到以太坊等公共区块链。
他认为,如果这个论点是正确的,它可能会给加密货币带来巨大的价值。
“你有这个主要由 DeFi 定义的公共区块链和合约互联网,还有这个银行链世界,我认为这将主要由现实世界的资产代币定义。下一阶段将让这两个世界重叠,”纳扎罗夫在 EthCC 的采访中告诉 The Block。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除了每个群体的效率和收益之外,你还会看到整个区块链行业,我认为它会以数万亿美元的速度非常非常迅速地增长。”
最近推出的协议 作为一种技术基础设施,旨在将代币从一条链转移到另一条链。它利用 Chainlink 网络,该网络拥有向区块链提供可靠数据的历史,通常来自现实世界的数据,例如定价信息。然而,在 CCIP 的背景下,网络促进了区块链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安全的方式引导资产的流动。虽然该网络目前在主网上运行,但仍处于早期访问阶段,并且正在与加密项目合作进行测试,包括综合 和艾夫。
该基础设施在最近推出之前也已在传统银行系统中进行了试用。全球银行间信息网络 Swift 和十几家金融机构已探索 CCIP 用于通过现有的 Swift 消息传递基础设施指示跨公共和私有链的代币传输。
“所以我向这些银行销售区块链产品已经有六七年了。历史规律是,当加密货币价格下跌时,银行就会失去利息。但这是我经历了四个周期之后第一次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我认为这种情况没有发生的原因是他们的客户想要区块链的东西,”纳扎罗夫说。
为什么银行需要自己的区块链?
基于 Chainlink 与 Swift 和银行打交道的工作,Nazarov 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银行将构建自己的区块链。
纳扎罗夫声称银行采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托管,并且需要简单地管理其本地链上的加密资产(由客户交易需求驱动)。第二阶段包括对现实世界资产进行代币化,类似于制作衍生资产,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资产将被放置在哪条链上?纳扎罗夫认为,此时此刻,银行认识到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区块链,以完全控制其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
纳扎罗夫在谈到已经设立自己的数字资产部门的银行时表示,“所有这些部门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应用程序链,因为为什么我要向其他人、其他人的链支付费用呢?我只要拥有自己的链条就可以了。”他认为,此时银行意识到他们应该创建自己的区块链,以完全控制自己的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
当银行开始在其专有链上开发金融协议时,第三阶段就出现了,本质上反映了当代 DeFi 格局,但处于更严格的监管框架内。 Nazarov 认为 Chainlink 将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在第三阶段,他们总是会与我们打交道,因为我们为绝大多数 DeFi 提供了动力。他们将需要市场数据,他们将需要身份数据,他们将需要自动化,他们将需要功能。我们生产的所有东西,他们都会需要,”他说。 “我知道这一点,因为我已经看过很多设计,而且这些设计基本上是在复制我们已经支持的 DeFi [协议]。”
纳扎罗夫还认为稳定币可以作为切入点。他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兴业银行发达 一个稳定币并将其放在公共区块链上。他预计,未来所有银行都会推出自己的跨链稳定币。 Nazarov 预测这些银行可能会选择 CCIP,因为他们希望他们的稳定币在尽可能多的地方使用。
价值如何流向加密货币
如果银行建立自己的私有区块链,并配备自己的稳定币和 DeFi 协议,就会出现一个紧迫的问题:这些链会独立运行,还是会通过 CCIP 等技术连接到当前的公共区块链?纳扎罗夫相信,这两个世界最终将会融合,但前提是监管已经充分发展。
“所以我们正在做的是为他们建立技术基础,以便他们在技术上做到这一点,然后合法地做到这一点是他们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解决和解决的问题,”他说。
纳扎罗夫阐述说,银行的目标是互连其链条,以扩大其金融产品的覆盖范围。他强调,银行只能在与其相连的链上销售此类产品,强调了 CCIP 等工具的重要性,这些工具能够实现跨不同链的资产转移。
他进一步指出,一旦法规允许,如果公共区块链能提供更有利可图的市场机会,银行将倾向于与它们联系。他认为,如果一家银行能够在公共区块链上获得比传统银行链高 5% 的资产回报,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这样做。
Nazarov 提到了 Chainlink 目前正在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的实验。他说,第二个概念验证正在成功进行,下一阶段通常是进行试点。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尝试在不同银行链之间转移具有真正价值的试点,那么天空就是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