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社(亚太)报道,据中国媒体报道,一位名叫杨启超的 2000 后大学生在海外的公共区块链上发行了一种简称为 BFF 的虚拟货币。他因撤回流动资金而被判入狱。中国检方指控杨启超发行虚假虚拟货币,误导他人存入 5 万 USDT(一种稳定币),然后迅速提现,导致他人损失 5 万 USDT。这种行为被视为欺诈。
2 月 20 日,河南省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杨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5月20日,该案在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杨某的辩护律师继续为其做无罪辩护,称杨某发行的虚拟货币具有唯一且不可更改的合约地址,因此不存在假币。
此外,平台允许随时增加或撤回流动性,被告的行为并未违反平台规则。受害者的 BFF 币在事件发生后因流动性增加而升值,如果进行交易,可以兑换到比之前更多的 USDT,这表明没有实际损失。
近日,中国多个地区发布预警。山西省打非办官方微信账号近日提醒公众,警惕以"区块链"项目为幌子的非法集资活动。文章称,近年来,非法集资往往打着"区块链"、"金融创新"等幌子,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权益。
这些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利用这一概念进行非法集资、传销和欺诈。中国目前不承认虚拟货币的合法地位,任何代币发行融资活动都是非法的。在中国,任何交易平台都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或虚拟货币的兑换,也不得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或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或中介服务;
此类活动打着金融创新的幌子,本质上是庞氏骗局,依靠新的投资向早期投资者支付回报,难以长期持续经营。建议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冠冕堂皇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此外,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还发布了《虚拟货币交易投机风险提示》,提醒虚拟货币缺乏明确的价值基础,容易被恶意炒作和操纵价格,不法企业可能以虚拟货币或海外数字期权为噱头,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活动。
在近期炒作虚拟货币交易的热潮中,该风险提示指出,一些团伙利用虚拟货币和海外数字期权诱骗群众交易,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